ChatGPT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思考

1、人与软件

      ChatGPT让人类看见大语言模型(LLM)的潜力。一个浪漫的设想是,以后点开买菜小程序,只需要和“ChatGPT”对话,就能获得想要的菜式做法、所需材料并一键下单。

      男人们沉迷于技术未来,就好像他们真的掌握家庭财政一样。

      AI取代不了逛超市的快乐,只是取代了给小程序商城写文案、做设计、发优惠劵的一批白领们。

      好在随着线上个性化营销玩得越花,线下货盘就越发复杂,最不用担心失业的反而是超市理货员。

      重要的是,在这个例子中,LLM所带来的提升有限。如今笔者点一份外卖需要点击屏幕7次,即使未来通过“ChatGPT”下单,也大约要点击3次(打开、沟通、确认),优化效果为-4次点击。

      而在相对复杂的「企业服务」领域,LLM却能带来质变。

      海外知名营销自动化厂商HubSpot就将ChatGPT融合到旗下产品中。过去添加一个联系人,并设置用户旅程如:识别来源、打上用户标签、发送特定信息、根据用户行为触发某动作、4天内再次跟进……大约需要20-50次点击。

      现在,这只是给ChatGPT一句话的事。

“ChatSpot”官网的自我介绍

虽然国外的主流社交媒介与本土有所不同,营销自动化的发展时间也更早,但经历数年耕耘后,我们也拥有一批成熟的营销自动化公司,比如专注于B2B场景的径硕科技(JINGdigital)。

人类重塑了复杂软件的使用方式。比尔·盖茨表示,自1980年他第一次看到现代图形用户界面(GUI)以来,OpenAI的GPT AI模型是技术上最具革命性的进步。

在不远的将来,营销人将可以给一万个用户提供一万部哈姆雷特。你所看见的每一个字、每一张图、每一项活动,都可能是品牌为你个性化定制——其实这些技术早已有之,只是直到LLM出现,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效力。

你甚至可以让AI帮你定制数据报告,从而向老板解释,为什么要建立如此繁复的用户旅程,对转化效果有怎样的提升。
不必局限在软件厂商各不相同的产品设计里了。

那些用技术才能驾驭的技术,正迎来黎明。

2、营销与AI

其实,营销技术MarTech)服务商们早就拥抱AI了。

徐亚波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科学博士,在中山大学任教时,和学生一起创立了数说故事。如今的ChatGPT虽然是自然语言处理(NLP)领域的关键突破,但早在2015年,徐亚波团队已经用NLP技术为大型企业服务,提供数据分析产品。

当时NLP技术虽然无法像ChatGPT一样自如「对话」,但已展现了「理解语义」的价值。

举个例子,你是一家大型乳业公司老板,旗下有牛奶、酸奶、雪糕等上百款商品,每款商品在淘宝上有数万条评论,请问:

这些评论都在说些什么?

另一个场景是,打开小红书,浏览某一名博主的图文和评论区,你可以判断公司是否应该和她合作。但面对1万名博主,要如何筛选出最合适的100名?

人脑理解不了的语言,就用机器去理解。

当然,还有不少领域也是AI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受益者。比如全球领先的数字机器人公司「壹沓科技」,正式宣布成功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。

许多白领陷在重复式的工作中,以国际物流场景为例,整个端到端物流产业存在许多流程化业务,而壹沓科技提供的数字机器人超自动化产品和服务,着重于帮助企业优化操作流程,提高信息互联互通的效率。比如运价查询、订舱、报关、发舱单等等,通过对这类高频重复性的业务场景实现端到端自动化,协助物流企业白领员工完成各类数字化工作,让人聚焦创意、决策等高价值工作。

然而对普通白领而言,走入「超自动化」市场,就像走入一家五金店一样,根本不熟悉哪些技术可以用在什么地方。

在未来,LLM则可以充当这个五金店的“店主”,让普通人能通过对话,调用资源和执行能力。

和HubSpot、数说故事一样,新技术更像是一个关键补丁。


当充满不确定性的「营销」,遇上建构秩序的「技术」,二者之间天然需要「智能」来弥合。

无论是营销自动化(MA)、语义分析、数字机器人……和商业密切相关的数字技术,或许才是AI 2.0时代的版本之子。
但企业也不必焦虑,在疫情与消费疲软后的寒冬里,本土约2-3千家营销技术服务商正为你时刻紧盯技术变化,并将可用的技术产品推向市面,市场自会决出赢家。

关心魔法,不如关注这一场物种进化。

3、技术与自然 —

不知何时,人们关注新技术的理由更多是「降本提效」,而非「商业模式创新」。

AI能作图了,把设计师开除吧;

AI能写稿了,把文案开除吧;

当AI能提供决策建议了,说如今能快速生成多元化内容,应该用来满足更细分的顾客需求,开拓市场增量……不听不听,王八念经。 或许当下不适合冒任何风险,但最终,花也只会开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地方。

技术发展就像自然进化一样,所有跨越,都建立在旧有基础之上。

举个人们都熟悉的例子。一家传统美妆连锁门店品牌,市场部运营着双微一抖一商城,过去需要给新品拍照、抠图、做海报,如今可以用AI完成了:

图源公众号「机器之心」

减少一些人力成本,再等着竞争对手用同样的技术追上来,这家品牌或许就止步于此了。

这就算踩上了AI 2.0时代的风口浪尖吗?

而高度数字化的美妆连锁门店品牌,比如屈臣氏,不仅有品牌账号,2.6万位导购还有自己的企业微信,上面有着和客户的交流数据,知悉每一个人的消费偏好——但许多交流依然依赖导购的手动操作。

以前,集团不可能给每一位导购都配一个内容团队,但未来呢?

对屈臣氏来说,面对AICG,与其给一个市场部降本增效,不如创造2.6万个“市场部”。

拥有不同数字化基础的公司,将在新技术面前拉开巨大差距。风口,考验的不是此刻机巧,而是以往编织的风帆是否坚韧。在遥望未来之前,回望一次历史吧。

1999年为手机而生的操作系统“塞班”一经推出,市场反响热烈,并由此开启诺基亚的黄金十年,直至苹果智能手机问世,史称“iphone时刻”。
故事结束了么?

不,又过了三年,苹果手机销量才刚刚超越诺基亚。而诺基亚也并非毫无反应,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搭载微软系统的新手机上,试图力挽狂澜。2012年微软正式发布全新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,战火再起,纷纷扰扰又数年。

而ChatGPT发布距今,不到6个月。

当下任何失望、失落、反思劵都发得太早,而颠覆一切的狂热论调,也显得过于无聊。

好在世代传承的意志、时代的浪潮、人们的梦想……只要人们继续追求自由的解答,这一切都将永不停止。